艾森克人格测验
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目前医学、司法、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应用广泛的问卷之一。
立即测试

艾森克人格因子

内外向

内-外倾(E量表)这里的意思和它的名称一样,表示性格内向还是外向。

神经质

神经质(N量表)在这里也不是指神经症这种病症,也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,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稳定性。

精神质

精神症(P量表)在这里并不是指精神病,而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特征,只不过表现程度不同。

掩饰倾向

掩饰性(L量表)用来测量被调查者的掩饰、隐蔽和说谎倾向,即效度量表。分数高低与掩饰性成正比关系。也可以用来测量被调查者的社会朴实或幼稚水平。
艾森克人格应用

学生心理健康筛查

学校可通过 EPQ 识别高神经质或精神质得分的学生,及时介入心理辅导,预防校园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(如欺凌)。
艾森克人格测验
艾森克人格测验

因材施教策略制定

外向性学生可能更适应小组合作学习,而内向性学生更适合独立任务;神经质得分高的学生可能需要更温和的教学反馈。

职业匹配与招聘选拔

根据职业特点选择合适人格类型的候选人: 外向性高者适合销售、公关等社交型岗位; 内向性高者可能更适合科研、编程等需要专注的岗位。
艾森克人格测验
艾森克人格测验

团队建设与角色分配

分析团队成员的人格结构,如平衡外向与内向成员的比例,减少冲突,提升协作效率。

职业压力与倦怠评估

神经质高分者在高压力职业(如急诊医生、客服)中更易出现倦怠,企业可据此调整工作安排或提供心理支持。
艾森克人格测验

艾森克人格问卷(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,EPQ)由英国心理学家H. J. 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,是在《艾森克人格调查表》(EH)基础上发展而成。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制订,1952年首次发表,1975年正式命名。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。包括四个分量表:内外倾向量表(E),情绪性量表(N),心理变态量表(P,又称精神质)和效度量表(L)。有男女常模。P、E、N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,L则上升。精神病人的P、N分数都较高,L分数极高,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。中国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,但项目数量分别由原版的97和107变为88及88项。因量表题目少,使用方便,比较适用。

艾森克人格问卷(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, 简称EPQ)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。他搜集了大量有关的非认知方面的特征, 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互相成正交的维度, 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:内外向性(E)、神经质(又称情绪性)(N)和精神质(又称倔强、讲求实际)(P),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, 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。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目前医学、司法、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应用广泛的问卷之一。

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:

内外向

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,可能是好交际、渴望刺激和冒险,情感易于冲动。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,可能是好静,富于内省,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,对一般人缄默冷淡,不喜欢刺激,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,情绪比较稳定。

神经质

反映的是正常行为,与病症无关。分数高可能是焦虑、担心、常常郁郁不乐、忧心忡忡,有强烈的情绪反应,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。

精神质

并非暗指精神病,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,只是程度不同。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,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。分数高可能是孤独、不关心他人,难以适应外部环境,不近人情,感觉迟钝,与别人不友好,喜欢寻衅搅扰,喜欢干奇特的事情,并且不顾危险。

掩饰性

测定被试的掩饰、假托或自身隐蔽,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。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,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。